调查显示,如今每100对新婚夫妇中平均有3对是涉外婚姻,上海、广州等城市,在中国各省区市中名列第一第二。据统计,1996年至至今,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2.1万对,平均每年3000对。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10倍多。
“每个工作日我们平均要为13对中外联姻的新人颁发结婚证书,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。”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周吉祥说。
在上海,涉外婚姻中的“那一半”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其中,约有四成的境外新郎或新娘来自日本,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则分别为13%和5%。
本次调查揭示,20年前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“沪女外男”型,“老夫少妻”在其中占了很高比例。这与当时上海女性通过婚姻途径改善自身生活状况的动机密切相关。而近年来,涉外婚姻中男女双方年龄差距在逐渐缩小,而且平均每年有300位中国男性迎娶外籍新娘。
在涉外婚姻增多的同时,市民也在用日益宽容的态度看待跨越不同种族和文化的联姻。
几年前,上海市民姚庭来得知女儿要嫁给一个高鼻子的美国人时,心中多少有些异样的感觉。而眼下,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与“洋女婿”丹尼尔聊天,给不到半岁的混血小外孙换“尿不湿”,成了他最开心的事。
“尽管我们和丹尼尔的文化背景、生活习惯都有很多不同,但还是能找到很多彼此感兴趣的话题,”姚庭来说。他和妻子对这位“洋女婿”很满意。为了更方便沟通,老夫妇俩开始利用闲暇补习英语。
事实上,涉外婚姻中以往那种“结婚后就出国”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,越来越多的涉外婚姻当事人选择在中国工作和定居。
折射城市沧桑巨变
调查显示,1980年以来,中国涉外婚姻呈现出曲折上升的态势,从1980年的396对上升到2002年的2690对。
民政局法规处处长周少云认为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外婚姻的快速增长,主要是因为人发现与世隔绝多年后落后了,有些女性就想通过外嫁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。
这一时期的涉外婚姻男女年龄差异大,知识层次差异大,语言不畅通,大部分接触二三次就结婚了,缺乏感情基础,导致以后出现了许多婚姻危机。
1985年以后,外资大量涌入,来中国工作的境外人员不断增加,与境外人员的接触、交流、了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,直接引发了1989年以后涉外婚姻的大幅增长。
这一阶段涉外婚姻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,表现为年龄差异缩小了,文化水平接近了,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了,恋爱时间长起来了,很多涉外婚姻当事人还把家安在了中国。
引人注目的是,在2001年创下3422对的历史最高纪录后,上海涉外婚姻在2002年大幅下降到2690对。
华师大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说:“造成这一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,一是的婚姻观念更加趋向理性,只盯着钱的涉外婚姻少了;二是现在出境更方便了,选择去境外婚姻登记的人增多了。”
婚姻问题专家俞建说:“对现在的人来说,与什么地方的人结婚已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不是适合我,双方能否互敬互爱,彼此带来幸福。这种婚姻心理变化,也正是20年改革开放、经济发展带给中国人婚姻观念的巨大转变。”
与世界拉近了距离
中国人常用“千里姻缘一线牵”来形容异地婚姻的难能可贵。但在上海的涉外婚姻中,夫妻双方的家乡远隔“万里”早已不足为奇。调查显示,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联姻。
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副处长林克武说:“这种变化说明,涉外婚姻的通婚半径不断扩大,国际化色彩越来越浓。”
他认为,涉外婚姻通婚范围的不断扩大,得益于20多年来人对外交往机会的增多和文化认同程度的提高。
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,涉外婚姻的首选是外籍华人、华侨和港澳台人士。因为双方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,没有语言障碍。
九十年代以后,日本成为上海最大的贸易伙伴,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中也以日本人人数最多,因此和日本人的通婚大量增加。最近7年来,与日本人的联姻占到涉外婚姻总数的40%。
2013年,涉外婚姻中有1/4是和欧美人的联姻
婚姻问题专家杨鸿燕分析说,欧美国家虽然与中国距离遥远,但近几年来在沪的投资和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多,西方经济合作、人员往来、思想文化交流机会也比较多,再加上各大城市汇集了众多高素质的年轻人,因而使这类联姻不断增多